做各種面食、點心時:做各種面食、點心要加小蘇打,讓它們疏松、柔軟、可口。
做各種肉類時:做各種肉類要加小蘇打,加入小蘇打后可使肉類更加鮮嫩,包括水煮肉片、小炒滑肉、肉丸子等。
煮粥時:煮粥時加入小蘇打,可使粥更具口感。是因為堿能促進淀粉吸水糊化,促進淀粉粒外層的谷蛋白溶解入水,結(jié)果就能讓粥更快地煮熟,還能讓粥口感更粘稠。
去除冰箱的異味:用開口的容器,里面裝約二杯的小蘇打,放在冰箱冷藏室和冷凍室中,就可消除冰箱中的異味。
加強洗碗精的除油膩功能 :加入小蘇打到稀釋的洗碗精水中,可以幫助去除鍋碗瓢盤上的油膩。
碳酸氫鈉(NaHCO?)俗稱小蘇打。白色細小晶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鈉。它也是一種工業(yè)用化學品,固體50℃以上開始逐漸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270℃時完全分解。碳酸氫鈉是強堿與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鹽,溶于水時呈現(xiàn)弱堿性。此特性可使其作為食品制作過程中的膨松劑。碳酸氫鈉在作用后會殘留碳酸鈉,使用過多會使成品有堿味。碳酸鈉(Na?CO?)俗稱蘇打.分子量105.99。化學品的純度多在99.5%以上(重量),因而又叫純堿。但分類屬于鹽,不屬于堿。國際貿(mào)易中又名蘇打或堿灰。它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產(chǎn)。還廣泛用于生活洗滌、酸類中和和食品加工等。
工業(yè)制備
氣相碳化法將碳酸鈉溶液,在碳化塔中通過二氧化碳碳化后,再經(jīng)分離、干燥、粉碎,即得成品。 [7] Na?CO?+CO?(g)+H?O=2NaHCO?
氣固相碳化法將碳酸鈉置于反應床上,并用水拌好,由下部吸入二氧化碳,碳化后經(jīng)干燥、粉碎,即得成品。 [7] Na?CO?+CO?+H?O=2NaHCO?
廢堿液回收法在純堿生產(chǎn)過程中,純堿煅燒爐產(chǎn)生的爐氣,經(jīng)旋風分離后,仍含有較多的堿粉。將此爐氣用熱堿回收,使堿粉溶解在堿液內(nèi),在循環(huán)溶解過程中,部分堿液送往蒸氨塔,蒸出熱堿液中氨,使堿液進一步濃縮,作為生產(chǎn)小蘇打的堿液原料,蒸氨塔頂出來的氨、二氧化碳和水混合氣,進入原來爐氣冷卻塔。小蘇打生產(chǎn)中分離脫水后的母液,用于熱堿液循環(huán),以溶解回收爐氣中堿粉,構(gòu)成生產(chǎn)過程循環(huán)。廢堿液回收后,經(jīng)碳化(Na?CO?+CO?+H?O=2NaHCO?)、離心分離、干燥,制得碳酸氫鈉成品。
天然堿加工法以天然堿為原料,由于雜質(zhì)含量較高,因而堿液配制時,需嚴格控制化堿溫度、濃度及母液循環(huán)次數(shù),母液中總鹽量應大于240 g/L。化堿后堿液濃度碳酸鈉大于150 g/L、氯化鈉小于50 g/L、硫酸鈉小于90 g/L,所得堿液經(jīng)過濾除渣,然后與二氧化碳碳化生成碳酸氫鈉結(jié)晶,經(jīng)洗滌脫水,洗液可返回化堿或排放,結(jié)晶經(jīng)干燥,制得碳酸氫鈉成品。
實驗室制備實驗室可利用碳酸鈉的水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制備碳酸氫鈉。